一、什么是汽蝕?
離心泵的葉輪在高速旋轉時會產生離心力,液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使泵的入口處產生低于大氣壓的真空度,液體的壓力降低到臨界壓力時,液體就開始形成氣泡。當壓力降低時,溶解在液體中的氣體會在汽化之前釋放出,形成氣泡并且隨液體一起流動,當氣泡達到靜壓超過飽汽壓區域時,氣泡中的泡體又突然凝結而使氣泡破滅,當氣泡破滅后,周圍的液體以高速向氣泡中心運動,這就形成了高頻的水錘作用。高頻水錘打擊葉輪表面,并產生噪聲和振動。這種氣泡的產生和破滅過程反復進行就對這一區域的葉輪表面產生沖擊破壞作用,使泵流量減少,揚程下降,效率降低等,這種現象叫離心泵氣蝕現象。
二、汽蝕有哪些危害?
1、過流部件腐蝕。
氣泡在破滅時會產生高頻(600~25000HZ)沖擊,壓力高達49Mpa,致使金屬表面出現機械剝蝕;汽化時放出熱量,并有溫差電池作用產生水解,產生的氧氣使金屬氧化,發生化學腐蝕。
2、泵性能下降
離心泵汽蝕時葉輪內的能量交換受到干擾和破壞,在外特性上的表現是Q-H曲線,Q-P、Q-η曲線下降,輕者流量、揚程下降,嚴重時泵激烈振動無法工作。經常受到氣蝕作用的葉輪將很快損壞,會產生抱軸或斷軸,機械密封損壞。對于低比轉速,由于葉片間流道窄而長,一旦發生汽蝕,氣泡充滿整個流道,性能曲線會突降。對于中高比轉速,流道短而寬,因而氣泡從發生發展到充滿整個流道需要一個過渡過程,相應的性能曲線開始是緩慢下降,之后增加到流量時才急劇下降。
三、離心泵易發生汽蝕的部位
1. 靠近葉輪葉片邊緣的低壓側;
2. 無前蓋板的高比轉數葉輪的葉片葉梢外圓與殼體之間密封間隙以及葉片的低壓側;
3. 多級泵中葉輪。